婚姻房产 ·

婚后房产一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吗

对于离婚分房子这件事,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,婚后取得的财产就是夫妻共同财产,婚后取得的房产也应该是夫妻俩人的,离婚时就该平均分割。 实际上,婚后的财产也不一定属于共同财产,尤其是房产,房款何时支付、资金来源何方、取得房产时有没有其他附加条件等,都会对房产的归属产生影响。

房产产权认定注意要点

1、我国《婚姻法》中关于夫妻财产归属的规定大体是以结婚为节点来区分的,但有个误区就是结婚是以什么来界定?有些地方习惯将婚礼视为结婚的开始,但实际上法律认可的婚姻是以办理结婚证为界定。因此有的时候大家口中的“结婚”后获得的房产,实际上都可能都只能认定是“恋爱同居”期间获得的个人财产。

2、根据我国《婚姻法司法解释一》中的规定,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是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。因此夫妻中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,并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了夫妻共同财产。有很多人喜欢以在对方房产证上加名字作为结婚的条件,但实际上如果真的因此产生产权纠纷时,婚前购的房还是属于个人的。

3、在房屋产权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中,房款何时支付(婚前婚后)不是房屋产权的唯一认定标准,资金来源何方才是主要判定要素。也就是说谁出钱谁就有权利决定房屋产权,婚后的收入是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购买的房屋才属于共同所有。就比如说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子,赠与已婚子女的时候,就可以决定是赠与子女作为个人财产还是赠与双方作为共同财产。

4、取得房产时有没有其他附加条件也会对房产的归属产生影响,比如说房屋产权人以某件事为条件达成协议后进行的产权变更的;如果条件不成立了,房产赠与也就不再有效了。

婚后房产一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吗

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?

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财产,离婚财产分割时分割的财产。根据婚姻法的规定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,归夫妻共同所有。

(1)工资、奖金;

(2)生产、经营的收益;

(3)知识产权的收益;

(4)因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,但遗嘱或赠予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;

(5)其他共同所有的财产。

(6)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;

(7)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、住房公积金;

(8)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、破产安置补偿费;

(9)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,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。